不動產買賣交易,房地合一稅,交易流程注意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不動產買賣交易,不動產資訊,不動產投資,房地產資訊,房地產新聞,房地產投資,買屋注意事項,賣屋注意費用,賣屋注意流程,交易流程注意,交易流程安全,房地合一稅,房地合一稅2.0,土地增值稅,買賣過戶交易,稅繳納,地價稅,地價稅繳納,房屋稅繳納,房屋稅過戶,區段徵收,區段徵收資訊,土地重劃,土地重劃資訊,市地重劃資訊,獎勵容積,申請分區證明,申請建築線,申請土地鑑界,土地鑑界流程,高雄投資土地,高雄投資建地,高雄投資工業地,大寮投資工業地,大寮投資土地,大寮投資建地,岡山投資工業地,岡山投資土地,岡山投資建地,燕巢投資工業地,燕巢投資土地,燕巢投資建地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498500最後頁
共5070筆/共507頁
年收百萬的家庭有3/1所得拿去繳房貸2023/03/28發佈



中央銀行自 2022 年 3 月起開始升息,一年來合計升息 3 碼,重貼現率從 1.125 上升到 1.875%,房貸利率也將上調到超過 2 %,對於房貸族來說是不小的負擔。本文根據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與聯徵中心的「購置住宅貸款統計資訊」計算過去 2009~2022 年台灣家戶的房貸收支比,發現 14 年來的房貸金額佔可支配所得的比例從 24% 上升到 35%。近年來,房貸族每月的收入有超過 3 分之 1 都拿去繳房貸了。



商益製作,數據來源:聯徵中心、主計總處(註:2022 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尚未公告,暫由 2021 年數據估計)



從聯徵中心的「購置住宅貸款統計資訊」的「房貸統計分析表-整體(流量)」可見,2009 年的整體平均授信額度為 497 萬元,2022 年上升到 868 萬元。



平均貸款利率在 2011~2015 年間超過 2%,其後平均貸款利率下調到 1.7% 左右,但 2023 年開始,房貸利率又要上調到超過 2%了。



商益製作,數據來源:聯徵中心



根據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2009 年的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 887,605 元,2022 年則為 1,090,554 元,從中計算出每月每戶的平均可支配所得,14 年來從 7.3 萬上升到 9 萬元。



但隨著貸款金額逐年提高,且近年利率調升,連帶拉高每月還款金額,因此房貸佔可支配所得的比例也逐漸上升,14 年來從 24% 上升到 35%。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Q1辦公室ICI指數最高2023/03/28發佈

CCIM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定期偵測台灣商業不動產的環境變化,2023年第一季台灣CCIM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調查的總平均指數為103.19點。與前一季相較下跌10.79點(2022Q4:113.98)。


▲本次調查中,三項指標(土地開發、辦公室、總體經濟)下降,兩項指標(旅館、店面)上升。在不計旅館的指數下,其中信心指數最高的標的為「辦公室」

▲本次調查中,三項指標(土地開發、辦公室、總體經濟)下降,兩項指標(旅館、店面)上升。在不計旅館的指數下,其中信心指數最高的標的為「辦公室」

本次調查中,三項指標(土地開發、辦公室、總體經濟)下降,兩項指標(旅館、店面)上升。在不計旅館的指數下,其中信心指數最高的標的為「辦公室」,在本次調查中為114.95點,相較前一季下跌14.84點(2022Q4:129.79);信心居次的指標為「土地開發」,在本次調查中為106.52點,相較前一季下跌32.37點(2022Q4:138.89);信心居第三的指標為「總體經濟環境」,在本次調查中為97.83點,相較前一季下跌14.661點(2022Q4:112.49);信心居第四的指標為「店面」,在本次調查中為93.48點,為本次絕對水準最低之指標,相較上一季上升18.71點(2022Q4:74.77)。\



另外因旅館不屬於典型的商業不動產,於本指數計算中並未將其列入總指數之計算,但仍對其進行調查及個別發布。「旅館」之投資信心在本次調查中為120.11點,相較前一季上33.29點(2022Q4:86.82),指數「偏向樂觀」。



而全台三大都會之土地開發信心指數全國地區均有下跌跡象,其中中部地區信心點數最高,為107.60點,相對前一季調查結果下跌37.76點(2022Q4:145.37);其次為南部地區,信心指數為106.52點,相對前一季調查結果下跌41.62點(2022Q4:148.15);北部地區信心指數為105.44點,較前一季調查結果下跌17.71點(2022Q4: 123.19)。



另可將本指數分為短期(三個月)、長期(一年)之信心,短期之信心指數為102.89點,長期之信心指數為103.44點,兩者幾無差異,表示CCIM認為商業不動產短期或長期投資可能沒有太大變化。


▲2023_03 CCIM 2023Q1 ICI指數

▲2023_03 CCIM 2023Q1 ICI指數

主持這項調查的政大地政系林左裕教授指出,受到疫情趨緩後的解封效應,國內旅遊爆發,且因入境旅客檢疫限制放寬,國際旅客來台旅遊意願上升,使得旅館投資之信心大增,指數高達120.11,為自2017年本指數編製以來之最高點,可謂「鹹魚翻身」。而因美國通膨壓力持續,抑制通膨的升息政策尚未停歇,「總體經濟環境」的信心指數已自上季的樂觀(112.49)轉為本季的保守(97.83),值得持續觀察未來的投資信心走勢。



在辦公室市場信心指標方面,CCIM投資師暨信義全球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歐人彰從兩個方面來觀察:首先是國內經濟成長仍然是正向,在市區辦公室空置率仍低,加上ESG概念將引領頂級辦公租金與售價上揚,辦公室交易價格與租金展望仍為正向。



再者從資本市場端觀察,因為國際升息已近尾段,而中央銀行升息幅度也相對溫和,在資本端必要報酬率維持下,辦公室對中長期自用與投資人而言,仍屬合理投資標的,適合在現階段擇優購入。歐人彰指出在辦公室商品選擇上,目前市場氣氛有利於投資端,具有都更題材及交通投資議題資產是尋求資本利得投資人的最愛,而產業聚落、員工通勤等因素是自用類型買方的考量重點。



店面市場信心指標上升,較前季上升18.71點,CCIM投資師暨商業發展總監郭尚霖表示春江水暖鴨先知,本季店面投資信心反彈是商用不動產景氣重要觀察指標,隨著防疫政策鬆綁與內需復甦,大型商場與指標型商圈內店面將重躍舞台,拉動消費成長。郭尚霖指出比功能更稀少是體驗,比體驗更稀少是個性化,此為次世代品牌發展策略與通路市場重點,經過疫情挑戰零售業進行三個面向升級,首先是數位轉型,餐飲業者運用數位點餐機與機器人、外帶與料理包為零售賦能新藍海市場。第二是商圈移動,台北市忠孝復興商圈新光Diamond Towers與街廓都更將取代敦南成為時尚街區,線上電商搶佔線下實體店與商場百貨。最後是消費細分,因應個人經濟崛起,業者紛紛推出相應措施,例如像王品一個業種多個品牌,雲品自助餐轉攻個人套餐,中山商圈訂制個人風格店。



世邦魏理仕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施甫學所長表示,土地開發投資信心指標下降主要係因都市更新或危老案以外之素地貸款成數受限,資金緊縮導致投資人要求報酬率增加,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通過後限制預售屋換約,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及美國升息仍未止步之預期心理影響下,近期多數建案實際去化率受到市場挑戰,因此開發商逐漸放緩購地腳步,多以先建後售或延後建築開發因應,預期整體住宅市場將回歸由自住購屋者主導。在旅館市場投資信心方面,過往疫情期間代表風險性資產的旅館產品,隨邊境開放逐步帶動觀光及商務需求、住房實質營收RevPAR逐步提升及國內外旅館集團看好後市積極整併布局下,旅館產品將成為今年不動產市場備受矚目的投資標的。



CCIM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理事長林知延指出,本季總體經濟環境的信心指數轉趨保守,可歸因於通膨讓聯準會啟動快速升息與縮表,造成房貸利率持續攀升,然近期矽谷銀行破產倒閉引發連鎖效應,市場評估聯準會將放緩升息,美國抵押貸款利率開始走跌,將有機會使美國房市再次熱絡,在全球經濟變化下,CCIM台灣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的走向值得投資人繼續觀察與追蹤。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升息過後!周鶴鳴:買方猶豫、但不放棄2023/03/28發佈

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2023年3月27日發佈消費者信心指數最新調查,2023年3月份6大指標中的「購買房地產時機」,3月調查結果為103.95點,較上個月上升1.15點(112/2:102.8);已連續31個月落在100點以上的「樂觀區」,顯示在長期通膨的大環境下,民眾仍看重房地產的保值特性,對房市抱持「短期雖猶豫,長期不放棄」的看法。


▲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左1),與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台灣房屋提供)

▲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左1),與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台灣房屋提供)

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根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雖然近期的通膨年增率回落到3%以內,但已連續20個月超過2%水位,而且近期蛋價大漲,又預期電費調升、公務員調薪及疫情後服務業見復甦,都成為央行Q1升息的關鍵,再次凸顯持續性的通貨膨脹問題。



不過國際金融風險雖然提高,但有長期自住剛需的民眾,在過年後賣方讓利意願提升的情況下,反而有積極進場的跡象;包括長期穩定置產的高資產客群,在面對通膨財產縮水時,會採取危機入市的策略,積極尋覓保值性高的不動產長期持有,比如店面、土地或商用不動產等,使3月的購屋信心指數再次提高。展望後市,全球央行升息與否,關鍵還是在通貨膨脹的抑制,而危機中熱錢總會尋找避險區域與產品,由於台灣不論在股市、匯市還是房市,都展現強大的韌性,相對其他國家來說,更容易吸引資金停泊。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高力國際:首季商用與土地買氣均大衰退2023/03/28發佈

經濟前景不明朗、利率升升不息、打炒房導致建商與投資型買方縮手,造成2023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與土地買氣均較2022年同期出現大幅落差,其中商用不動產交易額僅150億元、年減幅逾63%;土地買氣更差,僅145億元、年減幅逾73%。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認為,2023年民間消費力道反彈顯大,應把握零售及飯店布局商機。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認為,2023年民間消費力道反彈顯大,應把握零售及飯店布局商機。

依據高力國際近期發布「2023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調查」,房地產市場明顯吹起寒風,土地買氣則比商用不動產還要差,本季僅145億元,為高力國際自有統計以來的同期第四低,各類型土地成交量均大幅下滑,住宅區與商業區土地交易額分別為61億元與35億元,均較去年同期大跌8成,而工業區用地約有34億元,年減43%。



高力國際副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指出,在信用管制及升息持續的雙重壓力下,大幅拉高建商資金成本,再加上民眾購屋觀望,建商購地明顯轉趨保守,係土地各類買家中縮手最明顯的,2022年首季出手近356億元獵地,2023年第一季則萎縮至僅有70億元、年減近8成。台灣六都中以台中市衰退幅度最大,首季僅3.9億元,對比2022年同期57.8億元、年減幅逾93%。



商用不動產方面,高力國際研究部董事梁儀盈表示,2023年首季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買方多保守以對,商用不動產交易額僅150億元,相較2022年同期大減259億元,更是近3年同期最低。以各類型商用不動產交易現況來看,因有崇越科技年初買入內湖廠辦,本季交易額仍由廠辦大樓位居首位,佔整體約42%,而萎縮最明顯的則是辦公室,2023年首季交易額僅20億元出頭,相較2022年同期超過170億元,年萎縮幅度高達87%,其它像是廠辦、廠房、倉儲、零售與飯店的交易額也是同樣趨勢。



觀察本季買方類型,壽險業者縮水最明顯,2022年第一季出手超過200億元買樓,但2023年第一季大減至不到20億元,梁儀盈認為,除了整體景氣影響,連五度升息,導致保險業者最低收益率門檻拉高至2.845%,再加上標的難尋,是投資型買方縮手的主因。觀察首季各縣市商用不動產買氣,除台北市維持一定水準外,其他五都及新竹縣市都較2022年同期大幅衰退。一般而言,在局勢較動盪的狀態下,投資眼光回流一線城市是穩健的操作,不過由於投資物件較難尋得,且收益率也較難符合要求,而中南部的收益率可能更達到預期。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2023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投資市場,金額最高的是崇越購買西湖段預售辦公大樓,總金額達54億元,拆算每坪單價超過90萬元,為目前內科最高價。大內科有聚落成熟、機能完整、產業前景、建設利多等優勢,一直投資市場的焦點,過去兩年廠辦、商辦的交易都穩破百億大關。指標案包括:2020年萬海37.66億購買長虹新世代、網銀國際17.5億購買壹電視;2021年三商美邦34億購買華固智富中心、聯發科32.6億購買遠傳新世紀資通大樓、威剛以超過40億陸續購買長虹雲端;2022年中壽以83.5億標得精英電腦、領航家30.7億購買長虹豐匯(已更名為「領航國際廣場」,由高力國際獨家代理招商租賃),甚至宏楷投資以40.8億購得宏普新湖二路整棟預售辦公室。



黃舒衛進一步說明,現在投資人評估範圍已經從早期最熱門的西湖段、文德段,擴及到舊宗段、五期、潭美段,產品也從廠辦、商辦,插旗到土地及預售案,顯示即便市場逆風,但對自用、投資買方來說,內科的辦公市場有立即使用及穩定收益的誘因,可謂 一枝獨秀,仍為機構法人或企業的投資、租賃首選。看好投資動能及市場需求,高力國際獨家代理西湖段「杜拜國際金融大樓」7樓整層標售及五期「領航國際廣場」招商租賃。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認為,全球經濟放緩使得企業普遍對景氣展望審慎,民間投資擴張將趨緩;而2023年在高利率的大環境下,尤其壽險業要求最低收益率已來到2.845%,不動產投資難度將加深,但若有高報酬優質標的,投資人仍會出手布局。他也建議賣方應趁此時重新調整資產組合,且勿過度期待後市,而自用型廠商,例如5G、雲端運算、AI、電動車、綠能、生醫等下波產業亮點業者,以及高資產族群也可趁此時把握時機出價,儲備資產。若以產品類型來看,高收益率勢必會成為投資人的第一考量;而2023年民間消費力道反彈顯大,也應把握零售及飯店布局商機。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竹縣房屋稅「按較高稅率徵收」 民眾:總算有點作為2023/03/28發佈



新竹縣政府落實居住正義,針對非自住用房屋採差別稅率,其中6戶以上每戶稅率調高為3.6%,今年度開徵適用,根據試算持有超過6戶者,一旦每戶稅率調高,房屋稅將增加1.25倍,必須多繳超過7萬元稅額、等同一般中高階上班族的月薪,打炒房政策也成功獲得認同,還有民眾盛讚「總算有點作為」。



 



囤房加重稅率 今年課徵實施



針對非自住用房屋採差別稅率,新竹縣並非首例,例如台中囤房稅法案去年通過三讀,並在7月份開始實施,不過竹縣今年跟進,針對房市一向火熱的大新竹具有指標意義,根據縣政府稅務局介紹,竹縣非自住用房屋徵收稅率修正前為1.6%,今年依照民意趨勢及政策推動採取差別稅率,5戶以下每戶稅率2.4%、6戶以上每戶稅率3.6%。



換句話說,民眾在新竹縣持有6間非自住用房屋,依照修正前每戶1.6%稅率試算,6戶總計房屋稅大約6萬元,一旦稅率調高至3.6%,6戶稅額將增加至7.5萬元,比起舊制大約增加1.25倍,金額等同一般中高階上班族的月薪,針對納稅人的荷包有所影響。



新竹縣政府落實居住正義,針對非自住用房屋採差別稅率,其中6戶以上每戶稅率調高為3.6%。(示意圖/東森新聞資料照片)



 



新竹人看政策打房 肯定動機但效果有限



EBC地產王採訪新竹縣的民眾,根據58歲的宋先生觀點,他認為調高稅率對抑止囤房有幫助,但效果「可能不會很大」,「新竹的房價炒得太高,尤其工程師什麼沒有銀彈最多,錢都拿去投資房地產,多繳7萬對他們也是零頭,我認為打炒房的效果有限,但政府總算有點作為還是要肯定。」



《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認為,政府透過囤房稅打炒房,動機良好「但無法根除問題」,「新竹人在乎的是高房價,囤房只是助漲房價的原因之一,加上持有多戶有些是透過繼承,屋主沒有貸款壓力,出租用途如果面臨囤房稅,成本可能轉嫁到租金,影響的將是數以千計的租屋族,必須要有配套措施,這些都是政府要評估的部分。」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購屋信心連31個月樂觀!專家曝「2大原因」:買方猶豫但不放棄2023/03/28發佈

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27)日發佈消費者信心指數最新調查,112年3月份六大指標中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本月調查結果為103.95點,較上個月上升1.15點(112/2:102.8);已連續31個月落在100點以上的「樂觀區」,顯示在長期通膨的大環境下,民眾仍看重房地產的保值特性,對房市抱持「短期雖猶豫,長期不放棄」的看法。



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左)與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消費者信心。(圖/台灣房屋提供)



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根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雖然近期的通膨年增率回落到3%以內,但已連續20個月超過2%水位,而且近期蛋價大漲,又預期電費調升、公務員調薪及疫情後服務業見復甦,都成為央行Q1升息的關鍵,再次凸顯持續性的通貨膨脹問題。



不過國際金融風險雖然提高,但有長期自住剛需的民眾,在過年後賣方讓利意願提升的情況下,反而有積極進場的跡象;包括長期穩定置產的高資產客群,在面對通膨財產縮水時,會採取危機入市的策略,積極尋覓保值性高的不動產長期持有,比如店面、土地或商用不動產等,使本月的購屋信心指數再次提高。



展望後市,全球央行升息與否,關鍵還是在通貨膨脹的抑制,而危機中熱錢總會尋找避險區域與產品,由於台灣不論在股市、匯市還是房市,都展現強大的韌性,相對其他國家來說,更容易吸引資金停泊。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升息、平均地權條例衝擊房市 彰銀:房貸放款溫和成長2023/03/28發佈

彰銀今(27)日召開2023年第4季法說會,由副總經理暨發言人陳斌主持。針對國內房市,以及銀行今年房貸業務放款目標,彰銀主管表示,升息、平均地權條例通過,對國內房市影響相當大,庫存較多、推案量大的建商會受到衝擊,不過考量自助剛性需求仍在,今年房貸業務成長目標仍有5%。




彰銀表示,今年房貸業務目標成長5%(圖/中央社提供)

彰銀表示,國內房市明顯降溫,六都1到2月移轉棟數較去年同期大減28.3%,房價也有下跌的跡象,預估建商將放緩建安開發。此外,央行5度升息,並陸續推出健全房市相關措施,包括平均地權條例,雖然此次修正案不溯及既往,投資客賣出壓力降低,但對於國內房市影響仍相當大,尤其是預售屋跟司法人囤房等措施,預售屋買氣下滑,庫存較多的建商可能會受到衝擊。



考量自助剛性需求仍在,彰銀今年仍將持續聚焦這塊,提供首購、薪轉戶以及公教人員的優惠貸款方案,並對看好的土地重劃及區段徵收的地區發展,推出優惠利率方案。整體而言,彰銀仍希望今年房貸業務能穩定成長,成長目標為5%。



產業放款 看好碳綜合趨勢



而在企業放款方面,銀行副總表示,綜觀疫後經濟情況,各行各業逐漸回到正常營運軌道,目前看好碳綜合大趨勢、電動車、太陽能及汽車零組件產業,以及受惠疫後解封需求大增的觀光旅遊、航空業,今年放款仍將秉持穩健發展目標,整體目標比去年成長4%。



在投資部分,彰銀持續鎖定有基本面、具產業前景的標的,逢低買進佈局,在降息尾聲也將加碼國際債券及美國公債。此外,銀行主管也強調,彰銀並為持有美國矽谷銀行股票,也沒有持有瑞信AT1債券。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2月房貸建貸直直落 年增率創3年半新低2023/03/27發佈

記者 張家嘯 報導



  政府打炒房及升息效應,不斷衝擊購屋信心。央行公布最新房貸餘額統計,截至今(2023)年2月為新台幣9兆3,884億元,雖然持續攀高,但年增率已連續11個月下滑,下探至5.54%,創2019年7月以來的最低增速。建築貸款餘額也是同樣狀況,最新數據來到3兆1,403億元,年成長跌破10%,僅剩9.93%,為2019年6月以來的新低紀錄。



  由於不動產信用管制等政策效果發酵,再加上全球央行啟動升息循環,除了帶來景氣下行風險,更對近期金融市場產生劇烈波動,房市增添許多不確定因素。央行觀察,總體經濟環境不佳,難免影響對房市信心,民眾購屋決策會趨於謹慎。



  以今年1、2月合計數來看,前2月房貸餘額約18兆7,549億元,去(2022)年同期則是17兆7,649億元;今年前2月年增率5.5%,對比去年同月的9.41%,也充分反映出房市大幅放緩。



  央行指出,升息對於抑制房地產引起作用,加上政府相關部會推動與精進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效果陸續發酵,已經看到近幾個月房市交易量能減弱,房價漲勢漸緩。儘管如此,但房市信用管制措施目前並無鬆綁的打算,且未來若有必要,仍有調整空間。



  建商同樣縮手,2月建築貸款餘額3兆1,403億元,新增金額降至190.11億元,低於1月的233.56億元。建築貸款年增率已經連續4個月走低,增幅減至9.93 %,寫下2019年6月以來3年半新低。



  央行認為,建商敏銳感受到市場氛圍不同,貸款成長率從去年最高的13.64%,逐漸下跌至2月不到10%,顯示當前房市買方觀望氣氛濃厚,導致建商保守推案,從蛋白區與蛋黃區推案量落差,便可看出建商趨於審慎。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桃園房市 藝文特區 吸引富人置產2023/03/27發佈

桃園藝文特區被視為桃園都會發展的重點區、富人區,房價向來是桃園市的指標,由於房價相對其他直轄市五都的精華地段、重點發展區域為低,吸引不少雙北首購族進駐。



 有巢氏房屋桃園南平加盟店副店長姚婉君表示,藝文特區除了展演中心外,還有最具話題全台最美七星級圖書總館,在去年底試營運,館內不僅有百萬冊圖書閱覽,蔦屋書店、星巴克,以及未來國賓影城及京站百貨預計進駐。



 藝文特區自開發至今已有十多年,原本即是桃園商業、娛樂的中樞,生活機能成熟,區域內有敏盛醫院、家樂福等,主幹道各類商家進駐,中正路、大興西路、經國上店家林立,更是各大連鎖業進駐桃園設點的首選,教育資源從雙語幼兒園到國小、國中等,學校密度極高。也由於區內宜居的生活環境及便利的交通、完整的教育環境,藝文特區頂級豪宅及A級商辦群聚,加上桃園捷運預計在2026年完工通車,種種利多發展,周圍住宅房價一直水漲船高。



 姚婉君表示,桃園藝文特區內以10多年至20年的住宅大樓居多,以竹城系列社區指名度最高,該系列社區以三至四房為主力產品,單價落在每坪32萬~40萬元,區域內如屋齡3~5年的「禮白賞」、「大清卓越」等社區,規劃二至三房,總價約1,200萬~1,400萬元,適合單身或小家庭。



 中坪數輕豪宅方面,以70坪~80坪、總價落在2,500萬~3,500萬元,如「合雄帝璽」、「合輝雲門」、「昭揚大器」等指名度較高,住戶多以中產階級家庭及高階主管居多;金字塔頂端百坪豪宅則以中悅系列如「御之苑」、「瑰麗」、「一品」等,單價落在每坪41萬~50萬元,每戶總價從4,000萬至1億元,住戶則以台北客及在地中小企業主為主。



 姚婉君表示,藝文特區內發展成熟、可開發土地已趨稀有,新建案供給量不及鄰近的小檜溪重劃區及中路重劃區,不過區內因學區完整,市場、公園、及交通網絡齊全,近年政府打房政策、央行升息等諸多不利因素衝擊,藝文特區成交價量仍然不受太大影響,相較於六都精華地段、重點發展區域,房價水準仍相對親民許多,近年更引雙北人士、年輕夫妻及小資族移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升息不止首購族縮手 行庫估青安承作短期難再大爆發2023/03/27發佈

央行去年3月啟動升息循環,財政部旗下公股銀行主辦青安房貸,端出利率減升半碼優惠,為首購族減壓。據統計,去年5月至7月,撥貸金額連續3個月衝破百億,合計撥貸戶數也來到5789戶,較2021年同期增加逾5成。



不過,大型行庫主管表示,去年第3季後,不論是青安、築巢優利貸或一般房貸,都逐漸量縮;其中青安方案雖提供半碼的補貼,但央行「升升未息」,剛性買盤「不敢衝」,短期青安承作量難再現大爆發。



2022年3月以來,中央銀行利率「連5升」、共3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升至1.875%,創近8年新高紀錄,連帶拉高購屋資金成本。



作為健全房市一環,財政部協調各公股銀行,讓青安貸款的「基準利率」減升半碼(即0.125個百分點),相關成本由公股銀行自行吸收。



以青安一段式機動利率方案來說,是按中華郵政2年期定期儲金額度未達新台幣500萬元機動利率為「基準利率」,加上「固定加碼」的0.555個百分點。



央行今年3月23日再升息半碼後,若正常反映,「基準利率」料將來到1.595%,不過,行庫吸收半碼,因此一段式機動利率將攀至2.025%,雖突破2%整數心理關卡,仍是首購房市地板價。



青安房貸以及減半碼優惠,均已延長辦理至2024年底,回顧2022年承作情況,3月撥貸1204戶、金額56.17億元;4月1145戶、金額56億元;5月飆升至1911戶、金額102.68億元;6月撥貸戶數更是達1993戶、109.11億元,為全年高峰。



7月撥貸1885戶、金額103.58億元,8月1603戶、金額85.68億元;9月至12月的單月撥貸戶數,落在1325戶至1508戶之間,稍微回降;今年1月、2月撥貸戶數分別為823戶、1171戶。



其中,2022年5月至7月,撥貸金額不僅連續3個月超過100億元,總戶數5789戶,較2021年同期的3810戶,成長近52%,合計撥貸315.37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177.67億元,大增77.5%。



財政部官員表示,去年3月底青安補貼半碼方案出爐後,民眾還在觀察、比較,因此承作量增加的時間點有些許遞延,年中開始,確實有觀察到,不少首購族選擇青安,以減輕買房負擔。



展望接下來市場,大型行庫主管認為,在央行「升升未息」的大格局下,剛性買盤縮手「不敢衝」、持續觀望;事實上,去年第3季後,不論是青安、築巢優利貸或一般房貸,都逐漸走入量縮,青安方案雖提供半碼補貼,但也已見「2字頭」,預估短期青安承作量,難再現大爆發。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498500最後頁
共5070筆/共507頁
聯絡資訊
地址:高雄市岡山區河堤路一段180號
電話:07-6231999
07-6231999客服電話
傳真:07-6232999
網站QR Code
http://www.高雄廠房土地租售專家.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275,745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不動產買賣交易,房地合一稅,交易流程注意-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